光洒在汪玉成身上。35岁的他到余村不足一年,本就稀疏的头发又少了,成了别人口中的“光头老书记”。总书记的再访、殷切的嘱托,让汪玉成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余村有了个新概念——“1+1+4”——以余村为核心,天荒坪镇镇区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等四村统筹发展。
“余村的潜力不仅仅在村内,我们要想办法跳出余村,拓展发展空间。”汪玉成说。
一件改变余村发展格局的大事,正在酝酿。
初入余村,我们颇为疑惑:余村游客中心为何建在村外?后来得知,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曾确定要将其建在村口。为了余村再上台阶,镇里重新考虑,决定把游客中心移到山河村和横路村的交界处,即天荒坪镇五村的中心位置。
但是,村民能理解吗?
2020年,夏日的夜晚,村委会办公楼二楼会议室还亮着灯。汪玉成告诉村民,游客中心要挪到村外了,原计划用地将被复垦为农田。
“游客中心建在村里,我们做做生意方便,搬到外面还是余村的吗?”
“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质疑声与蝉鸣蛙鼓此起彼伏。一石激起千层浪,游客中心选址问题引发了对余村未来发展的大讨论。
“总书记让我们再接再厉,乘势而为、乘胜前进,我们不能只守着自己村的土地啊!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汪玉成毫无保留地讲出心中所想。
余村面积不大,不足半日便可游遍,游客很少在村里多作停留。游客中心建在村外,拉长旅游路线,既能吸引游客留宿,还能让周边村的游客拐到余村看看,旅游收入只增不减。
村口那片地复垦完,可以种五彩水稻,既是一道风景,也能更好保护生态,让农村有农村的味道。
质疑声小了。晚上9时许,村民陆续回家。汪玉成带着村干部,披着月色,挨家挨户上门请村民签字,一刻也不耽搁。
如期建成的游客中心,像一枚楔子,打开余村故事新篇章。
?
余村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随着余村与周边四村的物理空间进一步打通,旅游线路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住上一晚,夜经济也有了苗头。村民开始意识到:跳出余村,才能真正发展余村。
隔壁山河村,游客也多了。村党支部书记邵林峰一问,大多是从余村来的。但可惜,到了山河没地儿玩也没地儿住。
邵林峰的思路活了。半年时间,山河村不仅办起了特色民宿,还发展起露营、研学等体育休闲产业。
相邻的银坑村是《夜宴》等知名电影的取景地,本就不缺风光,就差一个“引爆点”。眼下,余村带来了机会和热度,影视产业蒸蒸日上。
新建的环山绿道,蜿蜒迂回,连起了余村、银坑、山河、横路,所到之处皆是绿水青山。踏绿前行,我们真切感受到余村就像一颗“绿核”,向着四周散发能量。
?
余村绿道
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让早已走向全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孕育出新的内涵。
跳出余村发展余村!余村又一次跨过发展的十字路口,等待她的是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是共同富裕的新征途……
(五)新征程,来了年轻人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次任重道远的伟大征程。
这是过去二十年,余村一直追求的,也是当下正在努力的。
天目余脉之下,余村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天荒坪镇、上墅乡、山川乡连成一条绿色回廊环绕着她。面对共同富裕的新要求,统筹发展范围很自然地延伸到周边两个乡。
5个村,16个村,24个村,余村越来越“大”!
“天山上”(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