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关停之争”历历在目。
“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有所得有所失。”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嘱咐,敲得他们的心“咚咚”直响。
这一次余村没有犹豫,更加坚定地发展绿色产业。
在一次次克难、一次次探索中,余村干对了方向,干出了成绩,干出了越来越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
到2016年,余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乡村,可游可赏、亦耕亦采的美丽业态,让客流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分别从2005年的91万元、8732元增长到380万元、35895元。
?
青年在余村参加“来余村,Gap一夏”主题活动
村庄变了,人的命运也变了。我们走访四十余户农家后发现,不少村民的改变始于这蓬勃进取的十年——
关了竹制品加工厂后,赵水根投入200多万元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抓住了时代机遇,赚的钱比开厂还多;
早年在矿山开拖拉机的俞金宝,回村创业办农场,52亩园子里种出了30多种葡萄,让城里人趋之若鹜,采摘品尝;
胡青法和妻子李庆,离开宁波,回到余村,办起民宿,又开辟出两间房,一间当茶室,一间做咖啡吧;
……
指引一个时代的,必然有饱满的闪闪发光的思想。一切的变化,都始于2005年的那个夏天。
一块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立在了余村,这里曾是村里最后一批工厂所在地。
那是余村人不断掌握规律、实践真理的信念,也是继续超越自我、追求幸福的理想。
?
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
(四)东风吹,绿意满江南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声鼎沸,彩旗飘扬。
群众游行阶段,85后汪玉成站上了其中一辆巡游彩车,名为“希望田野”。
3个月前,他初来乍到,在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此前,他在安吉多个乡镇工作过,回到老家铆足劲想干出点名堂,却碰上了余村发展的“天花板”:土地基本开发完成,落新项目、干新产业的空间捉襟见肘。
同时,全国乡村都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余村:乡村振兴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后,大家都想看看余村如何继续探路。
干什么?怎么干?耀眼的光环、时代的责任、空间的窘迫,考验着余村人,考验着汪玉成。
浪潮之中,余村再次站上十字路口。
余村再次迎来了总书记。
这天,一辆车从满眼绿意中驶来。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
当年逼仄的村道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绿道。习近平总书记沿着这条绿道察看村容村貌和农作物长势。走进村子,他顺道来到了春林山庄。
潘春林一家人正做着青团。“没想到真把您给盼来了!”见到总书记,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这十几年来,潘春林一家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谋发展,不仅农家乐稳定经营,还开起了公司,拥有了自家的旅游车队。
在春林山庄院子里,总书记亲切嘱托,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临别时,总书记不忘给大家再鼓鼓劲:“这里的发展后劲潜力很大,希望再接再厉,乘势而为、乘胜前进。”
总书记走后,潘春林的小院里热闹不减。
“15年前,总书记的话我还听不太懂,但现在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上海人、江苏人真的来到我家住,这就是逆城市化吧。”潘春林感叹。
“总书记说我们有潜力,我们要继续加油干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把目光转向汪玉成。
春日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