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长的责任。
看着儿子的背影,父亲有些讷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这样,父子俩各怀心事,来到了村委会。
接待他们的是村长秘书,他向父亲感慨,从前在山里工作的人,都已经提拔成干部,只有父亲,还坚持着这份苦差事。
这让儿子听得很不是滋味,等秘书走后,他让父亲找个时间,和领导反映一下工作情况。
可父亲却看得淡然:“这条山路只有我一个人跑,没时间天天跑到领导面前叫苦。”
儿子还是有些忿忿,埋怨乡里村里的人,都不给父亲写封表扬信。
听到这,父亲笑了笑:
“写是写过,我没让发,哪有自己给自己投递表扬信的?”
在父亲眼里,自己不过是做了最本分的工作,没什么值得张扬的。
更何况,这些年和村民们结下的深厚情谊,远比嘉奖和荣耀更珍贵。
整理好信件后,父子俩再次启程。
在父亲的指引下,儿子见到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五婆。
五婆是个苦命的人,眼睛瞎了,儿子也过世了,唯一的孙子在毕业那年出了山,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年,都是父亲冒充五婆的孙子,给她写信、寄钱。
见到五婆,父亲先是关心地询问了她的身体情况,然后让儿子读信。
直到看到五婆露出满意的笑容,父亲才放心地离开。
父亲叮嘱儿子,一定要经常去看看五婆,要不她一个人待着,会很寂寞的。
善良、低调、朴实,这是儿子之前从未了解的父亲。
可他不知道的事,何止是这些?
曾经,父亲在爬山时好几次滚落悬崖,昏迷了很久;父亲腿上的疾病,也是因为常年涉水路落下的……
很多事,父亲都没主动跟家人提起过。
那些过往岁月里历久经时的苦,父亲都一个人默默咽下,不告诉任何人,更不让亲人担心。
《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说:“世间一切伟大的壮举总是默默完成的。”
在闭塞的山路里,父亲用爱,串联起千家万户的期望,也带给无数人温暖和感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是父亲的担当,亦是很多老一辈人身体力行的格局和伟岸。
设身处地,才能理解父亲的平凡
天色渐晚,父子俩在村民的邀请下,准备夜宿茶峒。
在那里,儿子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侗族姑娘。
晚宴上,两人跳舞、敬酒、唱歌,一见如故。
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个年轻人,父亲不由得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当年,父亲也是在山路上,遇到的母亲。
相恋时,他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在送信路上,牵起心上人的手。
而成婚后,母亲和儿子等待自己回家的身影,也成了父亲记忆中,最温暖的影像。
其实,抛下乡邮员的身份不谈,父亲何尝不是一个有所牵挂的普通人?
若不是生活所累,他又怎么愿意抛下妻子和孩子,孤身一人,在外打拼?
那晚,父亲灌了自己很多酒,一直喝到不省人事。
流年往事,在记忆深处熬煮成苦酒,那是对家人的歉疚,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离开茶峒时,父亲问儿子,是不是喜欢那个侗族姑娘。
儿子很犹豫,他是中意那位姑娘,可又担心她离开了山里,像母亲那样,思念家乡,在等待中度过大半生。
贾平凹说:“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两代人的经历如同一个轮回,那一刻,父亲明白了儿子的顾虑,儿子也读懂了父亲的不易。
走到小河边时,儿子主动提出,背父亲过河。父亲答应了。
渡河时,两人想起十几年前,父亲背着儿子去闹市玩的场景。
那时,儿子还是个小不点,坐在父亲宽阔的肩头,言笑晏晏。
如今,儿子已然长大,可父亲却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苍老而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