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生于湖南湘潭县七都七甲韶山冲上屋场(今湖南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多次来岳阳游学游览、做社会调查和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乘专列途经岳阳,或在岳阳短暂停靠,期间多次谈及岳阳、关注岳阳。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本报特刊此文,纪念毛泽东同志。
游洞庭湖,引领社会思潮
1917年7月中旬至8月16日,在湖南第一师范第八班读书的毛泽东偕同学兼好友萧子升从长沙出发,经宁乡、安化、益阳、石门至沅江,沿西洞庭湖游历,行程900余里。他们分文不带,有意锻炼谋生游学本领。路遇学校、商店、庙宇,他们就写一副对联相送,换几个钱作为盘缠,解决食宿问题。这是他的第一次环洞庭湖游学。
191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毛泽东与同学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等县,开始第二次环洞庭湖游学与社会调查。他们用通俗生动、幽默风趣的文字记录沿途见闻和感想,写成多篇通讯,寄给何叔衡主编的《湖南通俗教育报》发表。这些游学调查活动,使毛泽东在课堂之外读到“无字之书”,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的情况,增长了学问见识。
?
洞庭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狂飙。毛泽东领导新民学会会员深入长沙各校发放亲拟的传单,动员学生响应爱国行动。5月28日,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毛泽东经常指导学联的各项活动。学联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创办《湘江评论》,并聘请他任主编。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号出世,毛泽东亲自撰写《创刊宣言》。毛泽东在宣言中激情澎湃地宣布:“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他还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宣言中,他点到了吞纳四水、波澜壮阔,自由奔腾、北上长江的八百里洞庭湖。
1921年春夏之交,一师附属小学主事(校长)毛泽东与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陈书农到岳阳考察教育。他们到位于学道岭文庙的岳州中学考察教学情况,听取校长童文豹的介绍。又拿着省教育厅开具的督学介绍信,到离岳州中学仅一百多米的岳阳县立女子中学,被校长阮绍煌以“3人年轻,不宜入校”为由拒绝。其时,全国正开展新文化运动,反对尊孔与专制,提倡科学与民主。毛泽东写下《胡子的作用大矣哉》一文,寄《湖南通俗教育报》发表,对这种顽固坚持封建旧礼教的人进行猛烈抨击。
1922年4月,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在粤汉铁路长沙新河车站工人、中共党员程地广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洞庭湖东岸的岳州车站,在广东籍工人住处“广东大院”会见了程地广的好友、进步工人陆汉湖。毛泽东详细询问工人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介绍了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性质、任务及创办工人夜校、工人俱乐部的办法;通过陆汉湖召集十多名进步工人在楼上开会,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号召工人组织起来,同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势力斗争。
不久,毛泽东介绍陆汉湖加入中国共产党。陆汉湖按照党的指示,在工人中发展党员3名。1922 年夏,中共岳州铁路工人小组成立,陆汉湖任组长,这是岳阳最早建立的第一个党小组。
1922年 8月,受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毛泽东的委派,共产党员、新民学会会员郭亮来岳州领导工人运动。工作一段时间后,郭亮认为罢工时机已经成熟,即向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