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3GQQ家园-时政微观察丨为了“春天的事业”
[内容]:全文(共2页)
时政微观察丨为了“春天的事业”
?
央视新闻
2023-09-17 19:48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
这张闽江职业大学的毕业证书,福建省闽清县残联工作人员黄道亮已经珍存了30年。泛黄的纸张上,清晰地印着签发人的名字——习近平。

?
小时候因一场事故,黄道亮失去了双手。他以脚代手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1988年、1989年,他两次高考尽管分数达标,却因身体条件次次落榜。直到第三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兼任校长的闽江职业大学破格录取了他。黄道亮由此成为福建省第一名无双臂大学生。

每每想起这段往事,黄道亮说:“心里面满怀一种感恩,圆了我大学梦,不亚于我的一次重生。”

在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也是8500万追梦者——他们身体不幸残缺,心中却绽放着美丽的花朵;他们命运纵然坎坷,梦想却始终不曾远离。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1975年9月16日,陕西延川县招生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推荐正在梁家河插队的北京知青习近平到清华大学读书。

要走的那一天,门口站满了人。忽然,人群中有个人喊了一声:“哎呀!你咋来了?”原来,梁家河村有一个叫石玉兵的残疾人,双腿行动不便,平时不怎么出门。他拄着双拐,一步一步地挪过来要送习近平。习近平赶忙走过去拉住他的手,当时就落泪了。

对于残疾人朋友,习近平有很深的感情。到福建工作后,他将“残疾人事业”称为“春天的事业”;在浙江时,他明确指示,每年省委新春团拜会,一定要安排省残疾人联合会艺术团的节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城市福利院到偏远农家小院,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到残疾人身边,关心他们的生活。

湖北武汉,为盲人讲解电影的肢残女孩杜诚诚一直记得,总书记夸奖她的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爱心妈妈”景凤英不会忘记总书记的期许——“希望福利院的孩子和祖国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生活、幸福成长。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宿舍向聋哑女孩王雅妮(左二)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闫志净学习哑语“谢谢”。

聋人姑娘王雅妮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入住的儿童。见到王雅妮,总书记向她学手语。小雅妮弯了弯大拇指,用哑语表示“谢谢”。总书记也伸出大拇指学:“伸大拇指是‘好’,弯一弯是‘谢谢’。”

问学习,说志向,总书记翻看手语书和相册。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他十分高兴,祝愿孩子们学业有成。

正是这次温暖的见面,给了王雅妮信心与力量,激励着她一路前行。如今王雅妮已是呼和浩特市一名美容美发课老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三尺讲台上,闪闪发光。

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说:“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面条、蜂蜜、牛干巴……在搭建的电商直播间里,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张顺东、李国秀在镜头前介绍着各种农特产品。“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相互扶持中,这对残疾夫妇摆脱了贫困,如今他们还带动了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
下页.余下全文
(第1/2页/2913字/622阅)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3-09-17 20:14:24
[操作]: 赞(1)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沙发]: 楼主!你的帖子太好了。给你一个赞! ..欢聚G无情2023-09-17 21:02:08 回复
全部回帖(1)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