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同城>上海>论坛
主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这个要求,上海怎样抓好落实?
[内容]:全文(共2页)


“妈妈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带你来了。”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当云南来沪务工人员王银花向远在家乡的女儿展示流光溢彩的浦江夜景时,观众的眼眶也跟着湿润了。

近年来,随着上海持续发力促进东西部劳务协作,越来越多的“王银花”第一次走出深山,来到大城市里努力打拼,实现增收。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外省市首次在沪就业的登记人数超过3万人,春节前后上海各级人社部门深入云南、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主动对接,成规模、成批次引进劳动力的效应显现。

“一企一策”保障用工需求

上海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多年,相比往年,今年有何不同?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年以来,上海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特点,重要产业链的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更是从年前就开始激增。面对用工短缺问题,主动下沉企业、排摸岗位缺口成为人社部门前期重点工作。

“您好,我是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就业服务专员,企业在用工需求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反馈,我会为您提供相应服务。”这是浦东人社部门就业服务专员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时的开场白。通过“一对一”了解企业的“心病”,提供相应的招聘推荐、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服务,就业服务专员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据介绍,目前全市3000余家重点企业,每家都有一名就业服务专员。


切切实实走到企业一线,才能挖掘更多优质岗位。去年12月初,浦东提前打响2023年劳务协作招工“第一枪”,开发了1500个包吃包住、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岗位;春节前,崇明区人社局开展“百企”用工调查,广泛收集企业用工需求;长宁区人社局对接航空物流、餐饮住宿等重点企业,根据对口支援的红河州劳动者的需求精挑细选,收集适配度高、容纳性强的50余家上海企业2000余个就业岗位。

就这样,通过推出组合式企业用工服务,特别是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强化保障用工需求,今年各级人社部门已累计为4500余户重点企业解决缺工问题。

把岗位送到求职者“家门口”

开展对接活动100余场,相关招聘会140余场,近7万人次参加……今年,上海各级人社部门主要领导纷纷带队深入中西部地区,把岗位送到求职者的“家门口”。

2月上旬,玉龙雪山脚下,杨浦区与丽江市联合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吸引许多求职者前来咨询,其中不少人当场就投递了简历。对人社部门来说,线下招聘会更是一个观察务工人员实际需求的好窗口。杨浦区人社局副局长王贵平感慨,推送给转移劳动力的岗位重点在“精”,这样才能精准实现供需对接。一趟交流下来,杨浦区人社局与玉龙县、宁蒗县就重点培养输出叉车操作、电子元器件装配等领域劳动力达成初步意见。


上海也越来越重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专业力量。黄浦区人社局引导上海人力资源公司在云南注册成立劳务公司,并发挥劳务公司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走村入户加大岗位宣传推广力度,将用工信息准确推送给求职劳动者,帮助脱贫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岗位。

“我当年的选择真的太正确了。”2月1日,在金山·镇沅2023年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现场,云南小伙王天兵现场讲述亲身经历,鼓励乡亲进城打拼走技能致富之路。他现在就职于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五年来实现了从普工到车间技术骨干的转变,工资也从最初的2596元到翻倍,再到如今的9000多元。“我现在工作稳定,只要肯干,工资还会再涨。”

对安土重迁的云南人来说,外出务工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时,“老乡带老乡,老乡帮老乡”产生的激励作用非常关键。上海人社部门积极引导“王天兵”们回乡宣讲,让他们带动更多当地
下页.余下全文
(第1/2页/2187字/1449阅)
[楼主]:..暮子书 2023-03-03 00:14:37
[操作]: 赞(0) 踩(1)  @好友
[鲜花]:玫瑰(1191)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沙发]: 已删除.
全部回帖(1)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同城>上海>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