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3gqq社区-世界遗产大运河
[内容]:全文(共2页)
文脉华章|世界遗产大运河“运载千秋”
?
直播中
环球时报
2024-06-09 20:40北京《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时,今年6月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
大运河
悠悠大运河,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2023年7月,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
作为大运河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江苏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而今,从江苏段放眼全流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奔腾千里,千年水脉焕发新生。
致敬十周年
全流域考古成果诠释“运载千秋”
当下,“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正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沉浸式”打卡。这次展览是向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致敬,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携手沿线8省(市)共24家文博、考古单位联袂推出。
?
萧后冠(复制品)
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策展人林留根表示,展览汇聚了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是大运河全流域考古成果首次集中亮相。他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为延续历史文脉平添张力,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谱写新篇。
?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
护水脉传文脉
书写人文经济新篇章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申遗成功十年来,江苏扛起“原点”担当,护水脉传文脉,书写人文经济新篇章。
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至今千里赖通波,船行河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两岸风景如画卷般展开。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陵遗址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一批博物馆建成开放,吸引着观众纷纷打卡。
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舞剧《运·河》《千年运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等,从不同角度展现运河之美,传承运河千年文脉,活化运河精神内核。
唐代官河、蜀冈北门、桑树脚大型建筑基址等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大运河怎样造就堪称“天下之盛”的扬州城;淮安板闸是目前发现的全国唯一以木板衬底的水闸遗址,见证了大运河淮安段几百年的变迁。十年来,江苏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中寻脉运河,不断丰富大运河文化。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立“法”。申遗成功后,江苏率先编制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出台了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1+6+11”规划体系……创下了多项“第一”,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江苏样板”和“江苏经验”。
致富河幸福河
何处品江南?此处“最江南”
江苏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联合申遗牵头城市。
2020年11月,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着亲水步道一路察看,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
?
扬州三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
下页.余下全文
(第1/2页/2821字/673阅)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4-06-09 21:13:44
[操作]: 赞(0)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