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3gqq社区-墨家三义
墨家三义:一个消失的学派如何塑造中国精神








墨山学社
2025年07月08日 11:18
甘肃

纪律严明、舍生取义,这个学派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人人平等”的理念。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在诸多思想流派中,墨家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和组织形式独树一帜。他们身穿简朴的粗麻衣,住在低矮的土屋中,吃着粗茶淡饭,却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与军事防御技术。墨家弟子奉行“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精神信条,在乱世中坚守着“兼爱”、“非攻”的理想。墨家学派由墨子创立,与儒家并称当世两大“显学”。他们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对铺张浪费和贵族特权,代表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


今天,让我们通过三个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重新认识这个神秘而崇高的学派。
一、止楚攻宋:非攻大义的千古绝唱公元前五世纪,楚王决定攻打弱小的宋国。他请来了当时最著名的工匠公输班(鲁班)制造攻城器械——云梯。这种新发明的攻城工具“结构简单、轻巧,便于运输,比耧车还要高,利于攻城”。墨子听闻消息后,立即从鲁国出发,徒步跋涉十日十夜赶到楚国都城。他首先找到鲁班,巧妙地设下语言陷阱:“我在北方时,有人欺辱我,我想用一千金请你杀了他。”鲁班愤然拒绝:“我绝不会做这种不义之事!”墨子随即点明要害:“你连一个人都不愿杀,却要帮助楚王杀死一国之人,这难道就是仁义吗?”鲁班哑口无言,只得引荐墨子见楚王。面对楚王,墨子用生动的比喻发问:“有一个人,自己日子滋润,却去偷邻居的破车;自己有华丽锦缎,却偷邻居的破短袄;自己有米肉,却偷邻居的糟糠团子,这是什么人?”楚王回答:“这人一定有偷盗病!”墨子顺势直言:“楚国富庶五千里,宋国不足五百里;楚国国富民丰,宋国连年受灾。大王攻宋,与这病人有何区别?”楚王虽无言以对,却仍以“云梯已造好,粮草已齐备”为由,执意出兵。墨子早已料到如此局面。他解下腰带围成城墙,用小木片模拟守城器械,与鲁班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推演**。鲁班九次变换攻城战术,墨子九次成功防御。当鲁班攻械用尽,墨子守城之法仍有富余。鲁班最后威胁:“我还有办法对付你,只是现在不说。”墨子笑道:“我知道你想杀我。但我来之前已派三百弟子带着守城器械在宋国等候,杀我也无济于事。”楚王终于放弃攻宋计划。这场外交胜利展现了墨家非攻思想与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


二、大义灭亲:墨者之法的铁血实践墨家组织有着严密的纪律体系,称为“墨者之法”。这一法规对墨家弟子具有绝对约束力,即使是巨子(墨家领袖)也必须遵守。《吕氏春秋·去私》记载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墨家巨子腹?居住在秦国时,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考虑到腹?年事已高且只有这一个儿子,特地下令赦免其子死罪。然而腹?却拒绝了秦王的恩典:“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天下大义,也是墨者之法的核心。大王虽开恩,但我必须执行墨家法规。”腹?最终亲手处决了自己的儿子。这一事件彰显了墨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其严明程度甚至超越了当时的国家法律。墨家学团通过这种严格的纪律约束,确保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墨家对外派弟子也有严格监管。当弟子胜绰违背墨家原则,协助齐国将军项子牛三次侵略鲁国时,墨子立即派人要求项子牛辞退胜绰,维护了墨家的正义形象。

三、殉义阳城:墨家精神的终极诠释墨家组织最震撼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楚国阳城。《吕氏春秋》记载,墨家巨子孟胜受托为楚国贵族阳城君守卫封地。后来阳城君参与反对新楚王的叛乱失败逃亡,楚王决定收回封地。面对大军压境,孟胜却决心死守阳城。弟子徐弱劝阻道:“守不住而死,只会让墨家力量白白牺牲。”孟胜答道:“我与阳城君,非师则友,非友则臣。若不守诺而死,今后人们不会再向墨家求严师、求贤友、求良臣。”孟胜派出两名弟子将巨子之位传给远方的田襄子后,带领一百八十余名墨家弟子集体殉城。当那两名弟子完成任务返回阳城时,发现城池已破,他们毫不犹豫地折返赴死。这一悲壮事件展现了墨家重信守诺的侠义精神。孟胜的选择并非出于愚忠,而是为了维护墨家的社会信誉和精神价值。墨家没落与永恒遗产墨家学派在战国后期逐渐衰落。他们的主张“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被统治阶级接纳”。

有学者认为,墨家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分化为两个方向:一部分成为秉持侠义精神的侠客;另一部分专研机关术和兵器制造,成为工匠。墨家的精神遗产在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侠客精神的源头:墨家弟子“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精神气质,直接影响了中国侠义文化的形成。从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到汉代的游侠郭解,再到唐代的“为国为民”的大侠郭子仪,直至近代霍元甲的“爱国、修身、正义、助人”,都能看到墨家精神的延续。科技与逻辑学的先驱:《墨经》记载了 200多条科技定理,包含几何学、力学、光学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光学上对阴影、反射、光直线传播的论述,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完整光学体系”。




墨家还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逻辑学体系——墨辩逻辑。平等法治的早期倡导者:墨家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平等劳动观。他们的“墨者之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20世纪初,墨学迎来复兴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仅20世纪就出版过350余种墨学著作,发表墨学论文1800余篇。梁启超称之为“人人争言墨”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兼爱”理想在公益组织中延续,“非攻”理念融入和平外交政策,“节用”思想在环保行动中实践。墨家精神历经千年沉浮,已悄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当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倡导和平共处,在科技创新中追求突破,在法治建设中坚守公正,那个消失已久的学派,正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归来。
返回分页查看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5-07-16 16:36:32
[操作]: 赞(1)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椅子]: ..年轻人2025-07-29 23:09:44 回复
[板凳]: 历害了 ....ゑ天外飛仙ぺ逍遥ヾ2025-07-16 22:15:51 回复
[沙发]: 楼主!你的帖子太好了。给你一个赞! ....ゑ天外飛仙ぺ逍遥ヾ2025-07-16 22:15:05 回复
全部回帖(3)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