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字,左边是“水”,右边是“炎”,一半水,一半火,水火本不相容,造字者却巧妙地将两者糅合在一起。于是,你予我温暖,我予你清凉,水火相融,致于中庸平和。
淡,是一种平和的境界,是安于粗茶淡饭,平淡悠然的寻常日子;是不争不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看遍繁华后的幡然醒悟,“宁谢纷华而甘淡泊”。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中。
佛家言:“人生有三毒,贪嗔痴。”贪为三毒之首,也是三毒的源泉,尔虞我诈,生死疲劳,皆由贪念起。
如何治“贪”呢?古人云:“淡泊以贪,无他耳”,以淡泊之心面对周遭的万千诱惑,自然不动如山,云淡风轻。
恰如汪国真所说:“不忧淡泊的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
厌倦了官场争斗的王维,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做官以获得供养老母弱弟之资,隐居山林以求得心灵的宁静。
退朝之后,王维或于家中焚香静坐,或浮舟往来,与好友弹琴赋诗,不与名利相扰。
一天,王维在山中静坐观万物,他看见阴雨迷濛的山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农妇给田间耕作的丈夫送饭;看见广漠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起飞,深秀的夏木之中黄鹂啼音婉转。
置身如此幽雅清淡之境,王维快意地宣布自己去心机绝俗念,不汲汲于名利之争,悠悠然沉酣于山林之乐。
人生万物间,很难免于名利纠葛,若为名利所役,被贪念障目,便难见天地大美,难悟人生真谛。
“淡”,是精神明澈,灵魂了悟,透过纷繁的世相,洞察生命本质,内心归于淡泊。如素白的花开在心间,不染世俗尘埃,暗香盈袖,清气满乾坤。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谁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渴望波澜壮阔的人生?
最后才发现,生命中最曼妙的风景,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气,是一朝一夕一蔬一饭的安恬淡然。
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得意时做过高官,经历过所有现世繁华与恩宠;失意时屡遭贬谪,几经辗转,走在荒山野岭中,满目凄凉。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一次与好友出游散心,途中突然风雨大作,朋友皆狼狈不堪。
苏东坡却泰然自若,吟咏长啸,穿着芒鞋拄着竹杖悠然行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淡然处之。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回头看一生走来的路,苏东坡淡淡地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的一生,经历了喜怒哀乐,尝遍了世间百味,到最后,所有强烈浓郁的东西都慢慢褪色,化为淡淡的回忆,“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个“淡”是对生命的反省,也是对执念的释然,“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菜根谭》中一语道破生命真谛,“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神情酣畅地睡在粗布被窝里,得天地冲淡平和之气;有滋有味地吃着粗茶淡饭,才是人生恬淡泊然的真趣。
人生百味,终归一“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