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会师地会宁,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地方。以下是关于会宁三军会师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白银市管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会宁县城所在地叫会师镇,祖厉河穿城而过,流经靖远县汇入黄河。
二、历史背景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三、会师过程
选定会宁:1936年9月,毛泽东等红军决策层在陕北保安讨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时,选定了会宁。周恩来认为,会宁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必须经过会宁。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既占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红一方面军行动:1936年10月2日,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连夜奔袭,一举攻克会宁城。
红四方面军到达:10月7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陆续抵达会宁。
正式会师:10月10日傍晚,红军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内召开隆重的联欢会,正式宣告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胜利实现会师。
红二方面军会合:10月15日,红二方面军到达会宁地区,分别与红一、红四方面军部分师团在青江驿、老君坡、界石铺等地会合。21日,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领导人在平峰镇会面。
四、会师意义
会宁会师不仅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而且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五、会师旧址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主要由会师楼、会师塔、会师联欢会址、长征胜利纪念馆和将帅碑林等组成,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其中,“会师楼”始建于明代,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会师塔是三塔合为一塔,象征三军会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