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3gqq社区-统筹做好“茶文章”
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福建红茶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4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个产业强村,促进闽茶产业“圈状”发展。
聚焦提升“多彩闽茶”知名度、美誉度,福建着力提升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茶叶企业品牌。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省茶叶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40个。
?
在福州茉莉花茶制茶工坊,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大师傅天甫进行制茶的第六道工序“窨”(2022 年12 月 16 日摄) 周义摄 / 本刊
“一杯茶”透出浓浓科技范儿
走进宁德市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村落周边的千亩茶园延绵起伏,绿意盎然;村中茶行沿街一字排开,不时飘出阵阵茶香……一百多年前,红茶品牌“坦洋工夫”发源于此。
“闽茶每一次引领潮流,都与创新分不开关系。做大做强茶产业,关键靠科技创新。”苏峰说,通过加强茶树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茶叶人才,闽茶正展现出越来越浓的科技范儿。
挖掘种质优势推动茶叶创新。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茶叶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建着力推动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社口镇既种茶又育苗,福建规模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就坐落在这里。资源圃共收集保存茶树品种资源1000多份(个)、乌龙茶种质材料1000个(品、株、系)、其他种质材料4000个(品、株、系)。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常颂介绍,目前福建共有国家、省级审(认、鉴)定及登记的茶树品种61个,茶树良种覆盖率96%。以资源圃为依托,福建已成功育成了高香型茶树良种“金观音”“金牡丹”“春闺”“瑞香”等国家级、省级良种34个。
宁德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李辉介绍,宁德借助茶树新品种“金牡丹”,以乌龙茶的工艺制作红茶,推出创新型高香红茶,迅速获得市场青睐。“宁德年产红茶2.6万吨,创新型红茶占1/3。”李辉说。
“三化”创新提升工艺水平。一杯好茶,一靠原料,二靠工艺。福建以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智能化、科技化,持续提升闽茶工艺水平。
萎凋是白茶生产的核心工序。传统的萎凋基本依靠露天曝晒,天气对茶叶品质影响极大。
“‘通风透凉、阳光明媚的北风天’是萎凋最理想的天气,但能否碰上这样的好天气,完全属于‘看天吃饭’”。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郑兆基表示,LED光源控温萎凋技术的成熟应用,让这一感性描述转化为标准化的生产环境。
走进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干净整洁明亮的厂房里,白茶精制生产设备顺着车间延展开来,充满现代化气息。
“通过自动化精制生产线的六道精制工序,剔除老叶、蜡叶、非茶类夹杂物等,只取75%精华茶叶。流水线不仅实现降本增效,更保证让消费者喝到放心茶、健康茶。”郑兆基说,这项技术解决了白茶生产标准化难题,推出的“晒白金”系列产品已成老白茶标杆,累计单品销售超1100万条,2023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
近年来,福建持续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推进茶产业数字化应用、促进茶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提升闽茶品质。预计到2025年,全省名优茶比例可提高到70%。
“科特派”传技培育“新茶人”。普及生态茶园种植理念、教授传统的制茶技艺、推广新技术新设备……近年来,不论制茶淡旺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科技特派员刘国英总是十分忙碌:“我的使命就是把制茶技艺传授给更多人,让整个行业都有好工艺。”
这些年,跟着刘国英学习制茶的学生不下百人,有的已自立门户办起了茶企,有的成为茶厂技术骨干。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发端于福建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带动乡村茶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2021年以来,福建全省累计选认涉茶科技特派员369名,组建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388个。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面向省内外集聚210名茶科技专家作为智库人选,打造茶科技专家智库平台,为茶企员工、茶农等1000多人提供技术培训、举办技术讲座。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将持续开展茶农培训行动,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省培训高素质茶农10万人次,远程培训30万人次以上;开展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审(选)活动和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育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提供人才保障。
?
(《瞭望》2024年第26期 )
返回分页查看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4-06-22 13:20:48
[操作]: 赞(0)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