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展览的形式,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大运河,让大运河文化‘火’起来,奏响当代的运河之歌。”
悠悠运河,千年文脉,“后申遗时代”如何打造大运河的超级IP?助力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有什么样的新玩法?“运河长子”江苏扬州交出崭新答卷。人们来博物馆看什么、在运河旅游中体验什么?如何把大运河变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培养人民高尚情操、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乃至形成改造现实世界的精神力量,打造一条更加多彩、更加璀璨的“文化运河”,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人们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在单霁翔看来,保护和利用都不是目的,最终要把它健康地传承给子孙后代,焕发出大运河新的活力。后世子孙能借助这些“珍贵的器物”“璀璨的文字”“凝固的音乐”“流动的文明”等,深入与历史对话,不断加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大运河保护传承的不仅仅是一条河道,更是沿线城市千千万万民众的幸福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