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3GQQ家园-兵部尚书
文起义、古州苗民起义,并参与廓尔喀之役,深受其赏识。自嘉庆二年(1797年)起,率军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屡战有功,史称“遇春谋勇俱绝,剧寇半为所歼”。嘉庆十一年(1806年),用计平定宁陕新兵暴动。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参赞大臣身份率兵镇压天理教起义及陕西南山厢工起义。道光六年(1826年),以代理陕甘总督之职率军讨平张格尔叛乱,收复南疆西四城。道光八年(1828年),正式担任陕甘总督。张格尔伏诛后,因功绘像紫光阁。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一等昭勇侯致仕,两年后逝世,终年七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号“忠武”。杨遇春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嘉庆、道光两朝,名列将帅第一。每遇军务,无不从伍驰驱。一生作战数百次,战法多变,临战常冲锋陷阵,未曾负伤,与杨芳并称“二杨”。回人服其威名,称为“哈萨谙班”。嘉庆帝称其为“福将”。清人因其福寿之高,甚至将其比作郭子仪。著有《武备制胜编》十三卷。(概述图来源)
彭玉麟
彭玉麟(1817年1月30日-1890年4月24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彭玉麟曾于道光末年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是湘军水师的创建者。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授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三年(1864年),督水师攻克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太平天国起义被平定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中法战争时往广东督办军务,率部进驻虎门,上疏力阻和议。晚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光绪十四年(1888年),扶病再阅长江水师,以衰病开缺回籍。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以“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官”著名,一生六辞崇职,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他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尤以画梅闻名。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其“诗书皆超俗”,诗文作品由友人俞樾整理,分为《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诗集》。今人辑为《彭玉麟集》。(概述图来源)
姚启圣
姚启圣(1624年-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属汉军镶红旗。中国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大臣、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姚启圣少负大志,性情豪爽。康熙间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任广东香山知县,著有异绩,后因擅开海禁而失官。耿精忠反,两浙骚动,姚启圣以家财募兵慷慨从军,以战功任处州佥事。又因说降耿精忠,擢福建布政使。姚启圣治军有方,严禁所属冒占兵额,临阵赏罚分明,用兵出奇制胜。后招徕刘进忠、韩大任诸人倾心归降,晋福建总督。姚启圣亦上平海十疏,言调兵用兵之法,并率军攻克金门、厦门,定八闽,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又上疏推荐施琅平台湾,事成之后不居其功。后因辛劳过度,卒于官,时年六十。姚启圣推荐施琅平台湾,使台湾重回中国怀抱,完成了统一大业;还提议台湾回归后“开海禁”,鼓励海峡两岸自由通商,加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血肉联系;亦关心其故乡绍兴建设,修郡邑庠及三江闸、西江塘。闽人多祠祀之,姚启圣更是著有《忧畏轩遗诗》。
查看更多
历史演变兵部尚书名人TA说参考资料
历史演变
曹魏时置五兵尚书,隋唐始设兵部,成为六部之一,《新唐书·百官志一》:“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1]尚书在秦汉时是少府的属官,初名尚书台,三国时代,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西魏、北周废尚书省。隋唐后又恢复尚书省,高颎任尚书左仆射,成为最高行政首长,自此尚书省成为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兵部尚书主兵籍、器仗,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削弱,尚书诸司成为闲曹,所谓“兵部无戎帐”“一饭而归,竟日无事”。明代正二品,[2]清代从一品。明代兵部尚书称本兵,既管军政又管战略,威权极大。如景帝时期的于谦。明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当事知公(袁可立),加公兵部尚书,赐乘传归。”

返回分页查看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3-11-07 13:21:29
[操作]: 赞(0)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沙发]: 这么吊 ..年轻人2023-11-07 14:24:42 回复
全部回帖(1)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