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米饭看粮食品质升级
?
央视新闻
10-29 15:46:3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发布,“十四五”期间,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落实财政资金270亿元,用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什么是优质粮食工程?如何实现从“好粮”到“好饭”的转变,让百姓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270亿元用于实施“十四五”优质粮食工程
?
??
秋收时节,江苏3300万亩水稻喜获丰收。江苏是水稻生产大省,同时也是大米消费大省,这里的稻田产量高不高,大米品质好不好?记者实地调研,首先从一碗大米饭开始。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米饭的吃法多种多样,扬州炒饭是经济实惠的选择。现在,扬州炒饭已经有了更多更有趣的吃法。
?
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松德:铁板炒饭一粒粒摊开之后,看着米在“跳舞”,整个灵动的感觉特别好。从米的选择来讲,酥松、软糯的口感都具备。
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施启平:首先把品种培优;第二我们制定了团体标准,柔、香、糯。
?
一碗好饭离不开优质的好大米。在全国优质粮食工程的带动下,目前,江苏全省优良食味稻种植面积达180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近60%。打造了“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构建省市县三级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矩阵。
?
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施启平:优质优价带动农业,特别是农民增收,我们测算了一下有60多亿元。产量提高,质量提升,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2017年,财政部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启动了优质粮食工程,支持31个省份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扶持389个“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和1200多个示范企业,全国优质粮食产量增加超过5000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00余亿元。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方进:优质粮食工程涌现出一大批区域公共品牌,培育2000多个好粮油产品,适应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消费升级趋势。
“五优联动”产粮大县粮食品质升级
优质粮食工程的核心,包括优良品种种植以及收购、存储、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的联动。记者来到地处江苏北部的盐城射阳采访时发现,受益于优质粮食工程,这里的粮食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
走进江苏射阳芯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农田现场作业、气象、墒情、虫情等图像及信息,依托大数据和农业传感器,为农户提供农情感知、数字处方、农机调度、智慧仓储、生产营销等多项服务。
当前射阳县140多万亩水稻进入成熟期。在首批优质稻测产现场,农技专家随机抽取田块进行实割机收,亩产最终核定为686公斤,产量创出新高。
?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萍霞:全面应用了优质食味品种,同时全部采用水稻毯式播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配合绿色循环种养、病虫害综合防治这些技术,获得了今年的高产。
?
即便是眼前丰收在手,但新一轮的研发培育已经紧锣密鼓展开。姜达何的团队正在运维着一个水稻育种加速器。在育种加速器里,专家在摸透水稻的“脾气”后,精准模拟自然环境,给秧苗吃上“私人定制”的“小灶”,这样既能保证水稻“稳稳地成熟”,也能让产量持续稳定在预期范围内。
?
江苏省射阳大米集团高级农技员姜达何:我们和江苏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了江苏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和博士工作站,从种子的研发到大米的加工生产全方位合作,目前已有近150个品种试验示范,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0%。
种植的品种不同,但从射阳出产的成品大米标准却力求统一。记者走访当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