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与智慧之光照亮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述评
?
中国日报网
2023-10-26 17:48中国日报网官方账号
关注
正值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中国正式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的推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在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面对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标志性的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浪潮,展现出的负责任态度、引领精神和使命担当,是中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中顺应网络与信息化发展大势,回应广大发展中国家诉求,响应国际社会有效治理新技术呼声的重大举措。
网络空间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和具现。从国际形势看,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再加上百年疫情的冲击,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看,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轮廓已逐渐清晰。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等特征的新型技术不仅深刻影响各国国内产业形态、生活方式、社会形态,还带来了国家间力量的对比变化,加剧了国家竞争。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企业的经营运作、公民的人权隐私等都前所未有地集中在网络空间,通过数据流转不息。国际社会多边各方,无论是政府、企业、社群还是民众,都期盼着一度被称为“蛮荒西部”的网络空间逐渐立规建制,形成行为规范,实现全球治理。
人工智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模拟和延伸。它被视为本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标志性技术之一,近年来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方方面面地运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比如网上购物的个人定制推荐系统、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识别、人工智能导航、智能写作助手和语音助手等等,其各种应用灿如星辰大海。然而,对于其安全与风险的担忧也前所未有。各界普遍担心,其产生的风险与威胁不仅会导致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风险,还会引发社会、经济、军事等重大领域的安全威胁。“不畏浮云遮望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各国合力推动,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习近平主席主张,中方支持围绕人工智能加强对话,倡议适时召开专题会议,推动落实二十国集团人工智能原则,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指示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进程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国际社会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重要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呼吁各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治理等方面,积极考虑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推动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全球传播与实施。G20集团在2019年发布的《G20人工智能原则》中强调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和社会责任,鼓励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治理方面,采取符合伦理要求和负责任的措施,并加强全球治理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提出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必须符合人类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并建议采取措施加强人工智能的监管和透明度,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