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肾上腺素,植入起搏器是唯一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在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吴德熙成功进行了当地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
2022年9月下旬的一天,在卢旺达东方省基本戈医院手术室,李俊升正在为一名中年男子施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在另外两间手术室,妇产科医生陈鸿友与卢旺达同行合作,为一名妇女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骨科医生马晓峰在为一名少年进行切除手部肿块的外科手术。这是中国第二十二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工作的情景。
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4年8月,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王振常率队踏上征程。当时非洲暴发了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为提升当地防控能力,医疗队与北京公共卫生专家组共同组成培训团队,帮助几内亚进行公共卫生培训。“我们培训了1600多人,超额完成了几内亚公共卫生培训项目,为防控埃博拉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为以后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更新了理念、储备了人才。”王振常说。
第24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卢建林刚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时发现,这里缺医少药,手术室设备陈旧,甚至没有消毒设施,开展手术的条件非常有限。卢建林带领医疗队迎难而上,在完成大量艰辛的前期工作后,2012年9月成立中国医疗队微创外科中心,引进先进的微创外科设备和技术,大幅改善手术室条件,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从“中国医生”到“中国医院”,中国援外医疗正为受援国家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