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特稿:长风万里启新程——全球瞩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
?
新华网
2023-10-21 18:16新华网官方账号
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特稿:长风万里启新程——全球瞩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
新华社记者韩梁 陈杉 宿亮
金秋的北京,用绚烂的色彩和饱满的热情拥抱一场国际盛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为共建“一带一路”长卷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历史性时刻。
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10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十年耕耘,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铺就一条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大道。
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共同发展开拓广阔空间,为各国现代化事业增添澎湃动能,奏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按下推进各国现代化的“快进键”
10月17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快门闪动声,习近平主席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
佐科总统把雅万高铁列车命名为“Whoosh”,这既是高铁疾驰时呼啸而过的声音,也是印尼语“省时”“高效”和“先进”的首字母缩写,生动表达出印尼民众的亲身感受和喜悦之情。
加速前行的列车,驶向现代化,驶向美好未来。
这次论坛提出的最宏伟愿景是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应有权利。我们需要怎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包容性,这些时代课题迫切需要作答。
在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与世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
温暖坚定的话语,彰显引领历史进步的勇气与担当,展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大国襟怀,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共鸣。
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的利比里亚驻华大使达德利·托马斯深受触动。他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不少非洲国家极大改善了自身的基建条件,获得融资、知识和技术,培养了人才,这些都是迈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在托马斯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真正的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只有非洲发展起来了,世界才能实现整体发展。人类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应该让任何人掉队。”
当前,全球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贫富差距和南北鸿沟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打造了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助力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国和共建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分享发展路径,共绘发展新图景,携手走向现代化之路。
“我们修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公路,过去10年的发展成果,超过以往30年的总和。”塞尔维亚官员达尼耶尔·尼科利奇谈及共建“一带一路”给塞尔维亚带来的巨变充满骄傲。
“共建‘一带一路’让中亚变成连通欧亚的桥梁,获得以前不敢想象的便捷和机遇。”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的眼中闪着希望的光芒。
从亚洲到非洲,从沙漠到海洋,这一世界工程、世纪工程汇聚五洲四海的智慧力量,激活共建国家的发展动能,诠释着“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