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文脉赓续 文明互鉴
?
央视新闻
2023-09-17 17:13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15:09
2023北京文化论坛9月14、15日在京举行。论坛聚焦文化创新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国家主席习近平给论坛发来贺信,指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一起去北京的几个文化地标,看一看北京这几年在文化发展上是怎么做的。
?
本次北京文化论坛的主题是“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围绕这个主题,各方与会人士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互动。
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态势良好、成果丰富,由此产生的新理念、新业态是本次论坛上交流的热点,也是广大群众在生活中热切关注的内容。
?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赵卫东:今年暑期有两个文化现象引发关注。一个是全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200亿元;另一个是首都各大博物馆展览火爆出圈。这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反映了群众对文化的热情和期盼。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北京更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都。在北京,文物的活化利用正成为保护传承优秀文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
在北京前门聚集着许多传统文化会馆,它们是北京古都中轴线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对这些会馆的保护主要是修缮和维护,但会馆是封闭的,没有向公众开放。近几年,这些会馆向公众打开了大门,唱起了大戏。
?
一场传统相声演出就是在这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里进行的。能在这样的古建筑里看演出,让观众们很惊喜。
?
颜料会馆是明代经营颜料行当的山西平遥商人在北京建的行业会馆,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曾经沦为破落的大杂院,后经腾退修缮,成为北京市的保护文物。作为小胡同里的一个古建,它一度常年落锁、大门紧闭。
近几年,北京不断探索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让静的文物动起来,让古老的文物时尚起来。
?
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嘉:把400多年的老会馆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用文化演艺的新空间来促进文物保护的新模式。
在这个颜料会馆,不仅演出传统戏曲,还增加了现代相声、沉浸式话剧、儿童剧等,让演出更符合现代时尚潮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过来。当地又抓住这个契机,在会馆周边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生活空间,让这里变成了一个有趣好玩又有文化内涵的打卡地。
?
在北京,湖广会馆、临汾会馆等多个会馆也都在根据各自不同特色,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用文化激活百年会馆资源。
本次北京文化论坛不仅关注文化遗产的传承新理念,也关注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新成就和新兴产业。在论坛发布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中,“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整体亮相”让人眼前一亮。
?
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位于北京首钢园,现在这里正在搭建一个公共试验平台的多媒体中心。虽然刚成立一年多,但已经有70多家企业入驻。
?
熊伟的公司主攻视觉人工智能领域,原本主要是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制造工业机器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转变到影视文化领域。
但新兴的科幻产业毕竟跟传统工业领域有很大不同,熊伟发现,一家企业即使技术再高端,只靠自己单打独斗也很难实现整体的技术突破。
?
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熊伟:科幻是一个非常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