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跟着总书记看中国|石椅村乡村振兴的样子更美了
[内容]:全文(共3页)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石椅村乡村振兴的样子更美了
?
人民网
08-28 15:15:29
人民网官方大鱼号
关注
“小时候在这里放牛,从小玩到大,对这儿我非常有感情。”在郁郁葱葱的柳杉林间,陈爱军伫立了很久。

陈爱军,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党支部书记。他所在的石椅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被誉为“云朵上的山寨”。

今年1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向石椅村乡亲们、游客们拜年,向全国广大农民朋友,向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同志们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习近平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

“聆听了总书记的勉励和嘱托,石椅村干部群众备受鼓舞,积极性主动性更高了。”陈爱军说,石椅村依托特色水果、自然生态和羌族文化,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乡村旅游模范村。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备,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

?
航拍石椅村。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科技助力 小产业念好致富经

7月,石椅村的桐子李迎来采摘期。郁郁葱葱的果林里,硕果压枝,果香四溢,一颗颗成熟的李子披着薄薄的果霜,饱满圆润,令人垂涎。

2008年地震后,石椅村村民陈继述和乡亲们开始重建家园,跟随村里的规划陆续种水果,开农家乐。今年,陈继述家的枇杷园和李子林都迎来好收成。

“枇杷今年卖了6万元左右,李子卖了5万元。”陈继述笑呵呵地说,水果不愁销路,一部分被游客买走,另一部分商贩上门收购,可以说供不应求。“我们的枇杷和李子品质好,因为专家经常到村上教我们如何管护果园。”

“目前,全村建成枇杷基地1200亩,间种精品苔子茶、桐子李800亩。接下来,将在巩固原有水果的基础上,对山上的水果品种进行改良。”据陈爱军介绍,为改良品种、提高品质,石椅村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协议,从2010年开始,聘请了市农科院的研究员给村里的果农进行技术指导。“这为以后石椅村扩大种植,果园实现标准化管理,创建品牌奠定了技术基础。”

“今年这株长得比较茂盛,就要随时把多余的下梢抹去,这样做是为减少树木养分的消耗。”采摘季,绵阳市农科院研究员任茂琼在果园里,手把手地给农户演示如何修枝。“抹梢的方法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它的长势来判断。目的是把树枝修整得比较均匀,阳光透射下来每个树枝都能够享受到,才能保证花芽分化,明年的果子才比较好。”任茂琼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农户的表情,看他们是否真的听明白了。

?
绵阳市农科院研究员任茂琼(前排左一)在果园里,手把手给农户演示如何修枝。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要提前施肥,最好在国庆前就施下去。”任茂琼发现农户过晚施肥,不放心的她又叮嘱道:“等最冷的时候才去施肥,肥料的作用没传到树体上低温就来了,不能施太晚了。国庆前后以有机肥为主,再搭点平衡复合肥就可以了。”

?
石椅村村民向游客展示成熟的李子。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据了解,石椅村以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和乡村旅游,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村里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104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全村规范管理、统一销售,并注册“羌山绿宝”商标,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科学管理,助力特色水果逐步实现稳产增收,每年水果种植都让石椅村老百姓人均增收2万多元。

依托生态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每逢周末,石椅村就热闹非凡。村里
下页.余下全文
(第1/3页/3360字/718阅)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3-08-28 23:10:13
[操作]: 赞(0)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