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佚又做史佚、太史佚,是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名臣。太史佚和太公望(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被称为周初四圣。
《汉书·艺文志》中有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且录有《尹佚》两篇,位列墨家典籍首位,并注解“尹佚”为“周臣,在成康时”。
《吕氏春秋·当染》又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孙诒让认为“史角疑即尹佚之后也”
《国语·晋语四》中有记载,周文王招徕“四方之贤良”,遇事“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其中,辛、尹指代的是辛甲、尹佚,《大戴礼记·保傅》中描述尹佚:“博闻强记,接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尹佚作为史官,在西周建立之初,便在朝廷中享有极高声望,在一系列重大典礼仪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尹佚对于探究墨家渊源,了解墨子出身以及辨析墨子是否曾学于儒门的具有重要意义。
(第1/1页/412字/249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