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传媒>Q民时报
主题:时政特稿丨总书记的“大食物观”
[内容]:全文(共2页)

时政特稿丨总书记的“大食物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2-15 14:09:20
浏览量665411
翻开刚刚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

什么是“大食物观”?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30多年后,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

?
凌晨5点,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南菜大王”鲁德传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把海南、广东等地的蔬菜运到北京。30多年来,他既是“南菜北运”的亲历者,也是北京市民饮食需求变化的见证者。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市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与这里的留守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视频连线。

?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亲切交流。

民以食为天。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粮油肉蛋奶果蔬菌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畅通物流配送,丰富节日市场供应,确保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

?
△从鲁德传那里购买豆类蔬菜的分销商正在搬运货物。

鲁德传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细心的他发现,总书记在“粮油肉蛋奶果蔬”之后加了一个“菌”。

汉字“菌”,草字头下面一个囷。囷,指粮仓。古人造字时就告诉了我们,“菌”里藏着粮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食物短缺。在那个时期,食物问题几乎就等同于粮食问题。当时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主,目标是有的吃,填饱肚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统计显示,到2022年6月,我国食物总消费量从1978年的每人每年515千克,增长到每人每年超过1400千克,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由1978年每人每年247.8公斤下降到130公斤。

减少主食摄入、增加副食摄入、注重食物种类多样性和营养搭配等,现在,蛋奶果蔬菌等这些一直被我们称作“副食”的食物,逐渐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

?
?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临时下车,察看粮食作物长势,同正在田间劳作的老乡拉家常。

“硬糜子有吗?”

2021年秋天,陕北高原上,习近平总书记与老乡拉着家常——

“硬糜子这没有,不种硬糜子。”

“不种了是吧?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胡兰、油糕,真好。现在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

“现在都好了。共产党好咧,生活好咧!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

总书记说:“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对身体好。”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反映在吃饭问题上,就是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供应。

如何保证食物丰富多样?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说:“宜粮则粮、宜
下页.余下全文
(第1/2页/2685字/792阅)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3-02-16 22:44:26
[操作]: 赞(0)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沙发]: 加油 ..暮子书2023-02-16 23:23:51 回复
全部回帖(1)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传媒>Q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