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同城>广东>论坛
主题:3gqq家园社区-布政使
使历俸二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改为三年,即有升转资格,可升“太常侍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巡抚”。实施过程中,计体升转略有例外,而奖惩内容及形式较多。[3]
权利职责
品级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司之初,定置1员,正二品。洪武十三年(1380年),降为正三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设2员,称左右布政使,皆正三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升为从二品。明惠帝建文中,又仅置1员,仍称布政使,正二品。明成祖即位(1402年)恢复建文未改前之旧制。[4]
清沿明制而设。清制,设布政使二十人,从二品。计: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宁、苏州、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各一人。[2]


俸禄
明代
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更定的文武百官岁禄标准,成为有明一代文武百官俸禄标准的定制。按照定制,从二品的左右布政使月米48石、岁米576石。[5]
俸禄标准是以米石计之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全支本色米石,而另有繁杂的“俸钞折色”变化。从二品的俸钞折色定例如下:[6]
岁俸(石)
本色俸(石)
本色俸内
折色俸(石)
折色俸内
实支米(石)
折银数(两)
折银(两)
折钞(贯)
576
190.8
12
114.73
385.2
5.77
3852


清代
顺治十三年(1656年)议定的俸禄标准,成为被后来沿用的定制,按照定制,正从二品俸银155两,俸米155斛。[7]
清代雍正初年实行耗羡归公,支发各官养廉银后,养廉银遂成为有清一代与正俸并行的俸禄制度。[8]
??布政使养廉银定例
省区
直隶
山东
山西
河南
苏州
江宁
安徽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江
养廉银(两)
9000
8000
8000
8000
9000
8000
8000
8000
8000
8000
7000
省区
湖北
湖南
陕西
甘肃
新疆
四川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
养廉银(两)
8000
8000
8000
7000
9000
8000
8000
6000
8000
5000
-
职掌
明代:布政使掌一省之政事。朝廷有德泽政令,他承流宣播下属各司;对僚属的工作考核督促,并向上面直至都察院汇报;府州县官朝觐京师,由其察典;全省之民数田数,由其登记;宗室、官吏、师生、军位的俸禄虞粮,由其供给。布政使并掌管祭祀神祗、灾贩、表扬善民、养老等社会福利之事。他并且视所属各府州县土地人民的丰痛多寡,以定其贡赋及税役;如果遇到大的兴革及重大政务,则向总督、巡抚请示。遇有国庆国哀,他派僚属去京师朝贺或吊祭。若遇天子即位,则左布政使亲往京师。布政使虽不像州官县官那样的直接亲民之官,其职掌也够繁杂的了。[4]
清代: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总司全省之钱谷出纳,并承宣政令,考核所属州、县。其具体职掌可划分为五项:一、承宣政令。凡朝廷之政务、法令,均由布政使宣达各府、厅、州、县贯彻实施,布政使董率其行。二、管理属官。省内府、州以下各官,由布政使管理,给发棒禄,考核其为官政绩,以报于督抚,上达吏部。三、掌全省财赋。征收赋税,负责财政收支。每十年统计全省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总汇于户部。四、三年宾兴,提调考试事。五、参议阔省政务,凡诸政务,由督抚率学政、藩司、桌司会议以行。必要时,布政使亦可直接向皇帝具折报告政务。[2]
代表人物
李卫(1686—1738),字又玠,徐州丰县人。雍正二年(1724年)就任布政使。[10]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石麟,晚号立矣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爱国政治家。在林则徐四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曾五次任“布政使”一职:道光四年(1824年)一月至九月署江苏布政使;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至十一月署陕西布政使,这期间还被擢授江宁布政使,但并未到任;道光十年(1830年)八月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任湖北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至八月,任河南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九月至十一月,任江宁布政使。[11][12]
周大谟,字荆川,明朝贵州黎平府城人。因徐州督粮有功,升为云南布政使。[13]
官职服饰



官职关系
属官
明代布政使之下,有参政、参议。洪武九年设司,始有参政。其后在十四年始置参议。参政品级高于参议。参政从三品,参议从四品。因布政使品秩升降,参政、参议亦有变更。参政、参议,亦以左右冠名,但无定员,因事添设。参政、参议佐布政使处理省政,为布政使之贰。此外,仍有分职,即每将参政、参议遣出分守一道,专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除参政、参议外,布政使司还有其他属官,如:经历、都事、照磨、检校、理问、副理问、提案牍、司狱、库大使、库副使、仓大使、仓副使、军器局大使、军器局副使。[4]
清代布政使属官有:经历1人,掌出纳丈移;理问1人,掌勘核刑名;都事1人,掌收发文书;照磨1人,掌照刷卷宗;库大使1人,掌仓藏收入;仓大使1人,掌稽核仓库。所有上述各官员,诸司不必兼备,如何设置,视各司所需而定,因事而定员。[9]


历史意义
布政使由明初的“守土官之首”逐渐降为清代的督抚属吏,一方面是由于“三司”分权这种地方政治体制的弊端所造成的,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封建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3]
清代布政使制虽较前代完备一些,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排除封建官僚体制的瘤疾。所以,它只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清王朝被推翻,它便成了历史的陈迹。[3]

返回分页查看
[楼主]:.【墨家】江燕村夫 2022-11-24 23:31:58
[操作]: 赞(2)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645)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5楼.楼主!你的帖子太好了。给你一个赞! 餤藍、②○②④2023-11-04 14:59:53 回复
4楼.看看 .【墨家】江燕村夫2023-11-04 14:54:58 回复
[椅子]: 楼主!你的帖子太好了。给你一个赞! ..欢聚G无情2023-10-05 16:23:42 回复
全部回帖(5)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同城>广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