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反馈
只要是买过车的消费者,肯定都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到了15年的强制报废期限之后,这款车是不是就只能卖出个废铁价?原本的汽车工业和汽车保养的确不够完善,所以到了15年一台车的价值也就基本等同于废铁。奈何现在消费者换车的速度也快,对车辆的保养也能跟上,那么15年的车很有可能还是可以上道的工具,可必须报废?
当然,之前的确如此,从今年开始,私家车15年强制报废的规定,已经取消了——最新版《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五条规定: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于是很多人开始欢呼,我的车可以开一辈子了?奈何,你有点想多了。因为有一些情况下,车辆依旧会报废!
报废标准一:
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
车辆在低于60万公里是可以不用强制报废的,但是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7条,国家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其中,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非营运轿车的报废里程数是60万公里。
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这里是引导报废并非强制报废。如果你的车可以过年检,其实还是可以正常合法上路的。
报废标准二:
未通过年检
如果你没有按时年检,或者已经通不过年检了,那么不好意思,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四条,已注册机动车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应当强制报废!
(第1/1页/609字/255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