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翻开他作品的那一刻,便使我们这一生的困惑,都有了答案。
这个人,便是鲁迅。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而巴金说:“他的作品伟大,他的人格比作品还要伟大。”
即便是世界范围内,也很少有作家,能像鲁迅一样,获得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
而在自己的祖国,没读过他作品的人,在质疑他的光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则叹息人们对他的轻视。
正如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庆幸不少人在社会上滚打几年后,重新拿起了他的作品,发现了他的深邃、超前。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再读一次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