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热点话题
主题:从郑智化到张学友,形式主义的“正能量”还要伤及多少人
连日来,郑智化与张学友两位老牌歌手突然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前者为自己的歌词被修改而气愤不已,后者为自己的发言被曲解而颇感无奈。透过两档风波,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如今网络氛围中的某种怪诞。

郑智化的代表作《星星点灯》创作于李登辉时期,对歌词的解读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普遍认为其中“肮脏的一片天”指的是台湾当局,“星星”代表着心中希望。而在最近的综艺表演中,天空从“肮脏”变成了“晴朗”,不见的星星也“总是看得见”。

究竟为何如此改写,节目组没有回应,但联系过往的表演,把歌词中的“一支烟”改成“一只眼”、“变有钱”改成“变悠闲”等等,这次改编的最大可能恐怕还是为了表现某种“正能量”。但问题在于,我们对于“积极向上”的理解何至于如此狭隘?一首老歌难道不应该基于其特定背景?修改后的歌词消解了作品本身的深沉力量,反倒显露出一种苍白。

再看张学友,他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一个视频中说“香港加油”,结果被个别人关联到“修例”风波中黑暴分子所喊的“香港加油”。迫不得已之下,张学友专门发布声明,表示自己“是一个爱国家、爱香港的中国人”,并解释自己说“香港加油”与“北京加油”“武汉加油”“上海加油”是一样的。

其实,个中道理很好理解,多年言行在前,大家也知道张学友的爱国爱港情怀是真挚的。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网络上确有一批人,喜欢拿着放大镜对别人的只言片语进行“道德审核”。强行关联、乱扣帽子,凭空制造事端、加剧戾气。

从郑智化到张学友,两档风波本不相干,却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上特别是网络空间里,有一股不好的风气,有时候过于敏感、爱搞极化,以“正能量”之名行“高级黑”之实。

必须指出,对那些吃里扒外、数典忘祖之人,我们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抨击;对那些歪曲抹黑、颠倒是非之论,我们也必然要针锋相对地揭露。但这种素朴的正义感,不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倘若照这个“洗白”改法,那就像有人调侃的,是不是“小小鸟想要飞就唰地一下飞挺高”“暖暖的冰雨在脸上柔柔地拍”?倘若守不住边界,四处“出警”挑刺,那这种简单粗暴的自以为“正确”,就会泛化成恶意攻击肆意而为,反而搅起了混水,给主流价值、主流意识添堵抹黑。

网络众声喧哗,面对一些极端的敏感与极端的表达,全社会应当多加警惕。真正的“正能量”,没有这么狭隘,也没有那么虚弱。坚持基本的逻辑和理性,秉持法治精神和包容态度,大国国民应当有这样的自信和修养。
(第1/1页/1027字/297阅)
[楼主]:...    ゛一脑瓜子浆糊° 2022-07-06 09:57:57
[成就]:火全民偶像
[操作]: 赞(0)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43650)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椅子]: 回复2楼:你不说我还没发现🤣 ....    ゛一脑瓜子浆糊°2022-07-06 20:20:14 回复
[板凳]: 你的尾图? .. 小影子﹏   2022-07-06 20:08:47 回复
[沙发]: 坚持基本的逻辑和理性,秉持法治精神和包容态度,大国国民应当有这样的自信和修养。 餤藍、②○②④2022-07-06 10:24:43 回复
全部回帖(3)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