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教育培训。(①着力培育安全文化;②着力抓好警示教育)
(二)抓制度完善。(③完善法规标准;④完善责任清单)
(三)抓苗头隐患。(⑤建立安全隐患和事故省级直报制度;⑥抓好异常事件的分析评估和经验反馈;⑦把隐患当事故依法依规处理)
(四)抓日常监管。(⑧强化各级安委办力量保障;⑨强化企业内部监管;⑩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强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强化纪检监察部门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
(五)抓严惩重罚。(?从严监管企业;?把安全生产全面纳入考核表彰体系;?探索实行量化问责)
(六)抓本质安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完善信息化监管体系)
(七)抓应急处置。(?抓好日常应急演练)
(八)抓社会共治。(?加强信息公开;?实行有奖举报)
刘鹤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及的加强安全生产的“十五条硬措施”
一、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重点关注】
要组织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党委主要负责人要立即主持党委常委会,分析形势,研究安全生产监管重大问题
二、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重点关注】
各级安委会要创造条件,实现实体化运行,滚动排查隐患,主动协调跨地区、跨区域安全工作
三、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重点关注】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提出安全责任清单,尽快加以落实。
对关系安全生产但是已经下放的事项,要实事求是开展一次评估,那些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要及时纠正,必要的要收回来。
应急部门要理直气壮履行安委会办公室的职责,促进各部门落实监管责任。
各地方各部门各有关企业可以提出一批有利于提升安全水平的项目,抓紧上报审批,这有利于长期的发展。
四、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重点关注】
对不履行职责造成较大以上事故的,这个责任既要追究直接责任,而且要上追一层。也就是说,追究党委、政府领导的责任,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重特大事故要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责任。
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甚至放任不管的,要依法追究各级的责任,可能会追究到县、追究到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五、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重点关注】
发生事故,现在看来要直接追究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六、立即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关注】
国务院安委会将尽快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有关部门、有关地区要做好准备,全面深入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列出清单,明确要求,压实责任,限期整改。
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由省市级安委会和中央企业总部挂牌督办。
异常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报本级安委会、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协调。
七、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重点关注】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大,但对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漏洞。
八、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重点关注】
对高危行业违法分包转包行为严肃追究发包方、承包方责任,坚持谁的资质谁负责、谁挂牌子谁负责,对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严格追究资质方责任。
国企总部、央企总部要建立专业化技术管理团队,加强对下属企业的指导、监督、考核。
惩处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承接相关业务。
九、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重点关注】
生产经营单位要将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