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疫情,依然不容乐观。
截止到3月29日,仅长春市,就累计确诊14355例。
多日封控措施,使得长春物资供应面临巨大的挑战。
有些年轻人表示,线上买菜,好几个买菜APP都抢不到。
就算菜涨价了,也买不到。
每天定3次闹钟,都抢不到天猫超市的菜。
经济观察报也发布了部分居民购菜难的问题。
“一菜难求”,成了很多长春人目前最大的困难。
然而,年轻人买菜很难,老年人买菜就更难了。
3月27日,一则视频刷屏网络。
长春一位老人,不懂网络购菜,站在大门紧闭的超市门口,想要买点菜。
超市员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让老人通过微信订购。
门外的老人,就像一个无措的孩子。
他隔着门,弓着身子,问门内的员工:啥微信?那上哪儿取?那微信上哪儿取去?
他求助地看向周围,想问问去哪里取微信,才能买到菜。
门内的员工喊了一句,大意是现在没有办法卖。
老人近乎哀求地说:“你可怜可怜我吧!”
短短几十秒的视频,看得人心酸不已。
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有错吗?他只是想买点菜而已。
超市员工有错吗?他也只是遵从防控要求。
越是这样,越觉得无力。
年迈的老人,或许没有接触过智能手机。
他根本不知道微信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网上购菜,他只能拿着钱,眼巴巴地等在超市门口。
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用钱,连菜都买不到了?
一句“可怜可怜我”,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视频一经发出,瞬间刷屏网络。
很多网友都被老人那几句话整破防了。
当天,官方对此事作出了回应。
老人的需求得到妥善处理,后续,社区也会持续关注他的生活情况。
事件终于以一种较为圆满的方式结束。
可这不是终点。
没有被视频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老人,面临互联网困境?
不少知名大V发微博呼吁帮帮老年人们:
一位一线志愿者晚上值班,遇到90多岁的老人家,晚上肚子饿,出来找东西吃,很是心疼。
如今,年轻人可以多渠道了解信息,可以在各平台碰运气、发声。
可老年人呢?没有智能机,孩子没在身边的,他们该怎么度过这个艰难时刻?
值得深思。
在“疫情+数字时代”,老年人面临着各种困境。
买不到菜、用不了智能手机寸步难行,这种情况太普遍了。
这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很多老人辛苦大半生,经历了无数起伏,可面对日新月异的事物,却一筹莫展。
在这个他们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世界里,他们逐渐变得格格不入。
疫情这几年,我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我们如此依赖互联网。
出行要扫健康码,购物用微信支付宝,疫情封控,用买菜APP网购。
出门可以不带钱,但绝对不能不带手机,否则,会处处“碰壁”。
然而,这些简单便捷的方式,却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的拦路虎。
在老人买菜那条新闻下,我看到网友分享的那些戳心的故事。
“老人脖子上挂着健康绿码坐公交车,司机说过期了,要用新的,让老人下车。老人不懂,一直在说让我坐吧,要去的地方很远。”
“公交车不认打印的健康码,要看支付宝实时健康码。老人刷了卡又只好下去,还问真的不可以吗?”
“奶奶没有智能手机,因为不识字不会用,疫情期间去哪里都不方便。”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的老人因为不懂操作而被抱怨,有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只好减少出门。
我们当然能理解,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健康码、行程码、线上购物的必要性。
可是,在防住病毒的同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