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许倬云老先生在《十三邀》里谈到了自己的历史观:“个人最小,比个人稍长的是政治,比政治稍长的是经济,比经济长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
深以为然。
2020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无数人瞬间被击倒,在病毒面前,生命不堪一击。
河南洪水肆虐,大片农田被淹,一排排房屋被毁,万千民众一夜间失去温暖的家园。
宇宙之大,人在其中,不过一只蝼蚁,一根细草。
怎样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个体应该如何才能幸存呢?
明朝张岱出身显贵,从小锦衣玉食,生活无忧。
“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的兰雪茶,“吹气胜兰,沁入肺腑”的乳酪,就是他精心研制的。
喜欢的东西,张岱都能玩到极致:斗鸡、踢球、唱戏……无不精通。
可他对考取功名没有丝毫兴趣,甚至连答题格式都能写错,一生只中过秀才。
36岁那年,家道中落,曾经的鲜衣怒马,成了布衣匹夫,终日惶惶不安。
不是没有过在绝境中的挣扎,只是在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广大后,他释然了。
从此,他挑粪种菜,养鱼弄蚕,甘之如饴。
即使人到中年,张岱仍不改浪漫本色,看到大雪初霁,哪管冷风嗖嗖,披衣直奔西湖,摇起轻舟划向湖心亭。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张岱仍然选择纯粹的生活。
贫穷的日子,也让他过得富足坦荡。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但作为一个生命,张岱获得了终极的自由。
他一生都在用眼睛、耳朵、心灵、味觉、触觉,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妙。
对生活的认知,让他超越了肉体生命的限制,实现了对自我天性的释放。
张岱的一生,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一个答案能拯救人生,幸存的最高形式是:好好生活,慢慢吃,深深爱。
一个人,只有在切身实践、观察、感悟中,才能不断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第1/1页/862字/812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