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注册

广场>同城>湖北>论坛
主题:【同城湖北】黄冈简介
[内容]:全文(共2页)
黄冈得名,始于黄冈山。 我们说的黄冈,应该是两个意义上的黄冈。一个是现在的地级黄冈市,成立于1996年,辖八县两市一区。当然有的地方也会表述为两区,是把龙感湖管理区单独列进去了。无论怎么样表述,一区、两区都是正确的。这个地级黄冈市面积17453平方千米。下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龙感湖管理区。另外一个黄冈则是历史上的黄冈县,它隶属于黄州府。黄冈县成立于隋开皇18年(598),最大的时候面积有3462平方千米,是湖北省的第三大县。黄冈县下辖七个镇,分别为齐安、久长、灵山、团风、阳逻、沙湖、龙陂七镇。后又有人把它分为东乡和西乡,则是以举水为界。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东乡和西乡。东乡包括黄州、团风、但店,西乡包括新洲、阳逻、仓埠。 故此,从行政级别上来说,黄冈市应等同于黄州府,团风县等同于黄冈县。如今,黄冈却成了市,而黄州却成了一个区。两者为何反过头来了呢?这得从历史上理下来。 黄冈县隶属黄州府,黄州府成立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北周初置总管府,领安昌郡,郡领黄陂县。黄州州治设在黄城。隋开皇三年(583),在鄂东地域只设蕲州和黄州两个州,齐安郡就改名为黄州,治所迁到南安城(今新洲邾城)。于是就形成了蕲黄并治的格局。唐太和五年(831),黄州刺史刘嗣之始将州治迁徙到与江南武昌(今鄂州)相对的江北赤壁山之上(今黄州区)。此后,黄州之名未曾改变,沿用至今。到了明洪武11年(1378),蕲黄合一。蕲州和黄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前700年蕲黄并治,后700年蕲黄合一。蕲黄并治时,黄州、齐安、永安,府郡交替使用,辖黄冈、黄陂、麻城、木兰四县。唐武德四年(621)木兰划入黄冈县。蕲黄合一后,黄州府辖三黄两蕲罗麻广七县和蕲州一州。到了明嘉靖42年(1563)增置黄安县。三黄变成了四黄,这时就是八县一州。清代沿袭明制;康熙3年(1664),属湖北布政司;世宗雍正7年(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清末黄州府治黄冈。 解放前后,黄州地位下降,黄州区和黄州镇并立。1949年5月,黄州解放时,已设立黄冈县第二区(后改称黄州区),黄州镇建制保留,隶属黄州区。县治设在团风镇。在下面的发展中,块头较大的黄冈县则渐渐分析出去。 1949年,黄冈县长江南岸的樊口、打石场等地划归鄂城县。1951年7月,黄州镇划归黄冈专署直辖,同时撤销黄州区。1951年6月20日,划出黄冈县西部徐古、汪集、李集、旧街、新洲、三店、仓埠、阳逻八区置新洲县。1952年11月29日,专署将黄州镇划归黄冈县建置。这时我们不难看出,沿袭了1000多年的黄州和黄冈两个地域隶属关系就此搞反了。 同时,将县东北的三里畈、项家河两区分别划归罗田县和胜利县(后并入罗田县),将团风区的马驿、挖沟两乡划归新洲县(1954年底移交)。1954年11月11日,南湖乡马骑山村划归浠水县。1955年3月,恢复黄州区,1956年7月撤销。1955年10月,中共黄冈县委、县政府机关从团风镇迁驻黄州,黄州镇为县城和县直辖镇。1958年6月,专署将南湖农场划归黄冈县管辖。1958年10月,撤销黄州镇,设立长江人民公社第七大队。同年12月,长江人民公社改称黄州人民公社。1959年5月,恢复黄州镇。1961年5月,黄州人民公社改称黄州区。1968年1月,黄冈县属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2月,撤销黄州区,设立黄州人民公社。1978年11月,黄冈县属黄冈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11月16日,成立地辖鄂城市,划黄冈县黄州镇归鄂城市管辖。1980年初,又将黄州镇划归黄冈
下页.余下全文
(第1/2页/1830字/2614阅)
[楼主]:余音绕梁 2022-01-23 22:34:13
[操作]: 赞(1) 踩(0)  @好友
[鲜花]:玫瑰(160) 查看收花记录
[送花]:1朵 5朵 10朵 99朵 龙王
分享 收藏 复制 举报 UBB
回帖列表:
[椅子]: 已删除.
[板凳]: 已删除.
[沙发]: 沙发。 余音绕梁 2022-01-23 22:42:04 回复
全部回帖(3)
回复该贴(1-120字): 通知楼主
发布新帖.返回贴子列表
[贴子管理]
收藏.复制.推荐.管理
广场>同城>湖北>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