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偷走了我的大学时光,准备加入考研大军,把这段时光补回来!”
“希望自己能早睡早起,今年再战法考一定要成功!”
“把下班后写小说这件事坚持下去。”
......
在当下,停顿、磕绊与不连贯的人生“非常态”中,不安全感仍未完全消散。从数据来看,2022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首次突破1000万,就业、脱单、房贷等重重压力都让年轻人直呼“太难了”。
在这个开了倍速的时代,纷扰与噪声让人无法静下心来。一夜爆火的流量,财富密码的诱惑,成功似乎变得唾手可得,所有人都在追赶着时间,或者说被时间追赶。我们被推着跑了起来,但目标却若即若离。
会焦虑、会怀疑、会不安,都是因为心中有一团无法压制的火,这也是青年最可爱的样子。这种不甘心就是一种温度,是青年人生命的二元“冲撞”。
少年之所以可期,是因为热爱在沸腾。
在那样的年代里,鲁迅先生写下了他超越时空的期待: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一分热与爱,内化为学习的力量,托举起青年。2021年,我们对于学习这件终身的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世界是平的,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每12个中国人就有1个访问了在线终身学习平台腾讯课堂,是疫情前的2倍;每3.4个访问平台的人中就有1个加入在线学习,全国学习人数是疫情前的2.17倍。
在学习中,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勇气、成长、自由……皆是答案。
正如罗翔老师所言:“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学习,像是点燃黑暗的柴火,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沸点。
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消除不确定,促成有序。而并非是“佛系”营造出的虚假的安宁——表面上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有可能布满荆棘、暗流涌动。只有充满热爱、沸腾起来,才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尽管个体只是时代的一滴水,但通过学习加热、升温、沸腾,每滴水的沸腾,汇聚成了我们这个奔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