炅)
四弟:魏王赵廷美
五弟:岐王赵光赞
姐姐:名失考,追封陈国长公主,后改封荆国大长公主、恭献大长帝姬
妹妹:名失考,封号燕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后改封秦国大长公主、恭懿大长帝姬
后妃
孝惠皇后贺氏,生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燕懿王赵德昭、舒王赵德林、滕王赵德秀
孝明皇后王氏
孝章皇后宋氏
子女
儿子
长子:滕王赵德秀,早夭
次子:燕懿王赵德昭,自杀
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
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早逝
女儿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初封昭庆公主,累封秦国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封贤肃大长帝姬)
鲁国大长公主(初封延庆公主,累晋国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初封永庆公主,累封许国长公主、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惠大长帝姬)
后代
北宋诸帝,多为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宋太宗)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赵构、宋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之后代:赵匡胤之子赵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怀宗(又称宋幼主、宋帝昺、宋祥兴帝)。
轶事典故
传奇经历
据传,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学习骑马射箭,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他曾试骑一匹烈马,他不给马套上笼头,结果烈马跑到城楼的斜道上,使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也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起身,继续追赶马并跃上马背,一点也没有受伤。
赵匡胤又曾与韩令坤在土屋里下棋,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斗,就起来捉麻雀,结果屋子随后就倒塌了。
千里送京娘
???9张
匡胤千里送京娘
据说,赵匡胤年少时,因得罪朝廷而闯荡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经路过华山,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苦命女子赵京娘,赵匡胤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途径武安门道川,赵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他诉说爱慕之情。赵匡胤踌躇满志,婉言回绝。是时,一轮朝阳喷薄欲出,赵匡胤作《咏日》题于壁。
另据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赵匡胤千里送赵京娘,她愿以终身相托,但赵匡胤说:“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赵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因而投湖自尽(又说因受到兄嫂猜疑而自尽),赵匡胤在悔恨交加中投军。他登基后,追封赵京娘为贞义夫人。
不徇私情
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之战后,赵匡胤的父亲、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赵弘殷率军在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才允许他进城。
遭姐追打
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周军将要北上,京城里流言纷纷,说:“出征的时候,要立点检(指赵匡胤)做皇帝。”有的富人举家逃跑,但唯独宫中不知道这件事。赵匡胤害怕,就跑回家偷偷跟家里人商量:“这可怎么办?”他的姐姐正在厨房,听后面如铁色,举起擀面杖追着赵匡胤打:“大丈夫遇事不能自己做主,跑回家吓唬女人算什么本事?”赵匡胤默然离开。
为酒赐名
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的父亲贺景思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同袍,两家都住在护圣营官舍,交情非常好,来往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