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热议问题叫:“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其中一个热门回答是这样的:
普通人在《天龙八部》里读到阿朱阿紫的时候,会觉得这不过是寻常名字。
读书的人会说,有个成语叫“恶紫夺朱”,结合小说情节来看,金庸这两个名字取得真有意思。
很多人好奇《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的真名是什么。
读书的人说,“药师”并非一个职位,而是他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药师琉璃光佛,有着“去除生死疾病,一生平安无难”的意味,结合人物命运,就能感受到金庸的一番深意。
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接触着相似的事物,但不同的是,读书更多的人在感知生活的乐趣时,能够拥有更多的层次,更能体会表象之下所蕴藏的深刻趣味。
作家林语堂说过:“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而当你真正拿起一本书时,你会立刻接触到一个渊博而健谈的人,并被带进一个思考和自省的境界。
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曾说:
如果你不读书,你可能也活得非常简单、开心,当然,你如果读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你看到的境界会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当你还处在中间的阶段,越读越困惑,越读问题越多的时候 ,不必痛苦,因为你正在朝着更高的方向进步。
那些你脚步丈量不到的远方,文字可以;那些你困惑、迷茫的问题,书中都有答案。
只要你翻开书,就能找到绝大多数问题的出口。而你读过的每一页书,也会铺成脚下的路,铺到任何你想要去的远方。